天猫把双11交易额搞到2135亿!但阿里股价却跌了?
2018-11-15 15:04:57
  • 0
  • 0
  • 0
  • 0

双11过后,天猫和京东均公布了自己的战绩,每一家都大幅超越了自己2017年双11的交易额。

本以为11月12日(北京时间11月12日晚间)的美股市场上,阿里和京东的股票均会红旗飘飘。可惜道琼斯、纳斯达克、标准普尔三大指数均大幅下跌,整个美股市场一片环保色。阿里的股价在开盘后便突然向下,最大跌幅为3.37%,收盘时跌1.4%。京东逆势飘红,一度涨了3.13%,收盘时仍涨1.43%。

双11后,两家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一个跌,一个涨,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这或许也能说明,双11交易额的数字游戏对股价已经没有什么刺激作用了。

双11交易金额数字的背后

2018年,阿里的天猫双11当日交易金额为2135亿元,京东双11(自11月1日0点至11月11日24点)的下单金额为1598亿元。

我们不妨将2018年双11的交易额与2017年的做一些对比。阿里在2017年双11的交易额是1682亿元,2018年增长了453亿元,增长率为26.9%;2016年双11的交易额为1207亿元,2017年双11的增长率为39.3%。显然,阿里双11的交易额增长率出现不小下滑。

再来看京东,京东2017年双11期间的交易额为1271亿元,2018年增长了327亿元,增长率为25.7%。由于京东未公布2016年双11的下单金额,所以我们无法得出该年的增长率。

从数据上看,2018年京东双11的增长率几乎与阿里的持平,阿里比京东还要好一些。但是阿里2018年双11的交易额中,包含了饿了么与口碑网在淘宝平台的交易金额,还加入了阿里收购的东南亚电商Lazada的交易额。

而且针对今年的双11,饿了么在天猫上进行了大规模的购物券促销活动。这些购物券可在双11后的最长180内使用。

因此,阿里今年双11新增的453亿元中有一定比例的饿了么和口碑网的购物券销售收入以及Lazada的收入。如若去掉这几部分收入,今年双11的交易额增长率是否还能有26.9%呢?

此前,阿里公布2018年第三季度财报时,就有媒体发现,其核心商业营收增速为56%,但是若排除新增的菜鸟和饿了么收入,其核心业务的营收同比增速仅为38%。财报一发布,阿里股价便大跌2.42%。

2018年京东双11交易额中的商品与2017年没有多少差别,25.7%的增幅相对更加实在些。或许,若阿里去掉饿了么和口碑网的购物券交易额、Lazada的收入,京东双11的增幅可能超越了阿里。

当然,这并不能确切的看作是11月12日美股市场上,阿里飘绿,京东逆势飘红的唯一原因。

抢夺消费升级的红利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7.4万亿元,同比增长9.3%,相比2017年的10.2%有不小的降幅。但是在目前整个经济由出口转内需的背景下,前三季 该数据还指出,品质商品消费旺盛,限额以上单位日用品、通讯器材、服装类和金银珠宝同比分别增长13.4%、10.7%、8.9%和8.7%,较上年同期分别加快5、1.4、1.7和1.8个百分点。比如,高端手机、家电等商品都有非常不错的增长。

以上数据充分说明,当前中国正呈现出消费升级的局面,对于能够提供高品质商品与服务的电商平台来说是重大利好。

京东双11的数字是对消费升级大趋势的最好证明。根据京东12日所披露的双十一期间销售数据,万元以上的按摩椅销售额超过去年同期4倍,咖啡机销售额达到去年同期2倍,2000元以上的高端智能扫拖机器人销售额同比达8.8倍,65英寸电视只用了10秒就卖出了上万台,其整体销量同比去年达到2.5倍,智能大屏冰箱销售额是去年同期的5倍,而在手机品类中,6000元以上价位段手机销量为去年同期的2倍。

显然,京东多年来主打的品质购物定位在消费升级时代发挥重要作用,当你想要购买大件电器、数码商品、奢侈品、大品牌正品的时候,总是第一个想到京东。

双11不能只为交易数字

电商平台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早就开始出现分化。淘宝和天猫以“大”著称,京东则以“好”为特色。特别是这几年双11,京东更名为“全球好物节”,主打品质消费,让其品质电商的定位更加深入人心。

当网购用户不再为必需品参加双11抢购,而是为了享受生活品质提升和购物乐趣的时候,品质电商的优势就变得更加明显起来。

首先,网购消费者需要的是更多优质商品,而不是更多商品,追求质,而不是简单追求量和价;其次,网购的体验变得非常重要,这包括促销活动中对消费者的尊重,物流配送的效率和服务品质等。

有些电商平台提前20天开始发购物津贴券,鼓励消费者加购物车,各种促销活动眼花缭乱,但是只能等到双11当日才可购买。有人说,这是把20天的交易量推迟到双11一天里爆发。

京东没搞这种“憋数字的游戏”,而是从11月1号开始搞11天,每天都能优惠购物,这其实是对消费者的尊重,也是对商家的尊重。

若集中在双11一天卖货,确实可以获得惊人的交易额数字,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物流配送体验都会变差。商家的售前、发货、售后、物流等工作量在闲了20天后突然井喷,商家也吃不消,有些商品下单后被告知12月15号才可以发货。

此外,双11期间,电商平台的领券和促销方式也有很大不同。有些电商平台的领券活动非常考验消费者的算术能力,凑单抢购好像是在做数学题。有网友说,双11购物就是斗智斗勇,11号是抢购日,12号是退货日,谁都不想为自己的冲动买单。

现在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把购物促销的环节搞得如此复杂确实像是一场考验消费者耐心与智商的游戏,让购物失去了乐趣。

京东的促销活动玩法相对简单许多,只有两种:满额减免和满额折扣,只要小学毕业就能算明白,这也减少了冲动购物带来的退货恶果。

记得11月5号,我打算买一张床垫,就在某平台和京东上找了同一个品牌的店铺。结果发现,同一款床垫,在某平台上必须领券、加购物车、关注店铺,双11当日下单才有优惠,而在京东上可以直接下单就享受优惠。于是,我果断的在京东上完成了这笔4999元的订单。

消费升级时代,升级的不仅有商品品质和品牌,还包括购物的体验、收货的体验,我想这才是电商平台争夺的焦点,而不是为了那个虚荣的交易额数字。因为,双11的交易额总是会有增长瓶颈的,而服务与体验的升级永无止境!(完)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